脑脓肿的治疗


脑脓肿的治疗

文章插图
……
一、 抗生素的应用
抗生素的应用使脑脓肿的病死率由61%降到30%一40% 。早期应用可防止脑炎转化为脓肿,出现症状小于一周比大于一周的病人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。抗生素的效果依赖于很多因素,主要包括抗生素的抗菌谱、疗程、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及药物在脓肿中的浓度等 。
脓肿穿刺液培养出结果前,应选择性应用抗生素 。鼻源性脓肿主要为羧酶性链球菌,它对青霉素敏感但对甲硝唑耐药 。耳源性脑脓肿通常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,早期青霉素、甲硝唑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应用是必需的 。万古霉素加第三代头抱菌素对先心病的患儿有效 。
由于耐青霉素的厌氧菌在脑脓肿中占主导地位,故用药应考虑到对病原有效而又能很好地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,这类抗生素包括甲硝唑、羧噻吩青霉素(替卡西林)伍用克拉维酸、第三代头孢菌素、复方亚胺硫霉素(泰能)、新青霉素、磺胺增效剂等 。应谨慎使用泰能,因为大剂量会导致惊厥发作 。应用青霉素时应与甲硝唑合用 。近年来头孢噻肟和优力新(舒巴坦和氨节青霉素联合制剂)联合应用或头孢噻肟和甲硝唑联用已被广泛采用 。
抗生素治疗脑脓肿通常需大剂量静脉输入4-6周,继而口服抗生素2-6个月 , 治疗期间CT扫描至少每周一次,治疗不连续后改为每月一次 。经CT动态观察,脑脓肿体积缩小需2-8周 , 脓腔消失需3-6个月,病灶完全消失需8个月以上(增强扫描) 。在多数病例 , 因为影像学脓肿消退所需时间远较抗感染疗程长,所以CT增强后残留对比强化不应作为需要额外治疗的指标 。应注意的是对比增强的加重通常见于停激素的病人,但这并不意味着脓肿的再长 。
二、 激素的应用
对脑脓肿应用激素治疗仍存在争议,虽有报道激素治疗脑脓肿并不影响其病死率,但多数学者认为类固醇激素减弱宿主的抗感染防御机能,可延长包膜形成、增加坏死并减少抗生素进入脓腔,而且可产生停药时的反弹效应,故主张激素短程疗法用于减轻脑脓肿时的脑水肿 , 如因有明显占位效压而导致神经体征的病人,激素应一直用至神经体征稳定并在临床状况许可下逐渐快速减量 。但合适的激素剂量、疗程及对病程的影响尚不清楚 。
三、脑脓肿的外科治疗
(一) 穿刺吸引 可在脑脓肿的任何阶段进行,尽管在早期脑炎阶段可能无脓性物,任可提供阳性培养结果 。许多外科医生已采用经穿刺吸引术后直接将抗生素滴入脓腔的方法,然而尚无明确的证据说明此法确可促进脓肿的吸收 , 且认为早期脑炎阶段滴入抗生素可能是有害的,可促进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并可引起惊厥发作 。有些神经外科医师指出,多发脓肿、深部和功能部位脓肿、对抗生素有良好效果的早期脓肿和脓肿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例 , 反复抽吸比完全排空更优越,对脑组织损伤较轻 。CT和MRI及实时超生引导的立体定向穿插抽吸是脑脓肿治疗的一个新进展 。
【脑脓肿的治疗】(二) 脓肿切除术 对外伤性脓肿、继发真菌性脓肿、脓腔含有气体的脓肿应施行切除术 。


脑脓肿的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,【精彩生活】jing111.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: